全站通栏横幅广告

关注我们

年终策划|长视频平台大力缩减集数,国产剧“注水”乱象要终结了?

搜狐娱乐专稿(木子/文)

国产剧“注水”乱象要终结了?

不久前,有网传消息称优酷自2025年起将不再接收16集以上的长剧,主要针对自制剧和定制剧,版权剧则不受限制,而其他长视频平台可能也会有所行动。

这一消息在行业内获得广泛的讨论,目前具体细则尚未明确公布;此外还有消息称,爱奇艺内部也在跟进长剧集数变革的事宜。

如今看来,这或许是长视频行业接下来的重要趋势。

那么,各平台为什么能决心发起如此变革?其内部的盈利困境和外部的竞品冲击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创作层面,长剧缩减集数被认为能够遏制内容“注水”乱象。而从商业角度考虑,它应当也有利于平台在剧集生产的各环节进一步“挤水分”,更加有效地拨响降本增效算盘。

这场集数变革最终将促使长剧走向何方?很多从业者正在期待与忐忑中观望。

01集数变革进行时

长剧集数变革已经动起来了。

爱优腾芒四大平台中,优酷这次展现出格外坚定的决心。

据制片方代表许满透露,优酷2024年底就在执行“砍集数”的事宜了,近期平台内部都在忙着改签项目合同。他接到的通知是,“长剧缩减集数是优酷的硬性规定,应该没有商量的余地了,所有自制剧和定制剧都得照办。”

相比网传消息,优酷的集数限制可能更加严格,波及项目也更多。

“对于没有开机的项目,平台的过会要求是执行8—12集、单集时长最多一小时的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单独申请。如果是S 级别的大剧,还是有机会拆分成两季来做,平台要求第一季过会时也提交一份第二季的计划。”

但操作系列剧的计划最终能否落实,显然就要依据第一季的播出效果来做决定了。

已开机项目或许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剪辑环节需要更进一步压缩剧情,都是为了配合2025年步调一致的集数变革。”

至于想要出售给优酷的版权剧,同样可能在集数剪辑上经历更严格的拉锯。据他所知,“去年最后一个月,优酷已经有过会的几个12集项目了,应该有时装剧、生活剧、悬疑剧,但是传统的大古装项目暂时没有。”

部分题材的过会细则尚未落实,平台也在等“样板”来做参考。在许满看来:“我个人的观感是,优酷可能也还要探索具体的过会规则,大家都在等更多题材的第一个项目交出来,那可能就成了他们趟路用的案例。”

爱奇艺也在行动。

从事影视版权采购工作的简简表示,“去年年末爱奇艺内部会议就传出,未来会对30集以上的大制作控制数量,转而大力推进单集时长更短的中剧或12—16集的精品短剧。我知道的是,爱奇艺的很多制片已经在外面疯狂找中剧项目了。”

不过据许满了解,“爱奇艺对自制剧和定制剧的集数要求还是有弹性的,目前没有说要‘一刀切’。”他跟平台有部签约三四十集的古装剧正在操作,制片人给到的回复是按照合同集数来就好,现在没有接到通知要改。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腾讯视频和芒果TV暂时没有做出响应。

简简的朋友跟芒果TV有一部IP改编剧的合作,合同签的是36集,目前也没有接到“砍集数”的通知。

不过,大部分从业者的看法是,长视频平台其实是联动的,整个市场上可能大部分项目都会受到影响,现在应该有不少项目都在停摆当中,很多制片方和创作者都是在观望,想看看他们落地以后怎么执行。

许满总结,“严格意义上,长剧正常推进的平台还有两个半,一个是腾讯视频,一个是芒果TV,还有半个爱奇艺。”

他觉得,“后续其他平台会不会向优酷看齐,可能也是要观望优酷的效果,如果他就此扭亏为盈、重大利好,那么所有平台应该都会跟上。资本是只看钱的。”

同理,要是优酷和爱奇艺发现集数变革的路走不通,他们也会重新调整平台策略。

02一切为了降本增效

在长剧业务上实施缩减集数的策略,长视频平台的考量也确实离不开“钱”字。

早期很多国产剧的集数并没有那么长,比如86版《西游记》是25集、87版《红楼梦》是36集、古早言情小说改编剧《上错花轿嫁对郎》是20集。

后来不少剧集动辄五六十集,一方面是因为影视行业涌入大量热钱,头部项目的投资体量过度膨胀,另一方面是在按集售卖的购销机制下,剧集做得越长越容易赚到钱。

针对人为“注水”乱象,广电总局曾两次出手整治。

2020年初下发通知提倡电视剧、网络剧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创作;去年的新通知再次强调了40集上限,并要求同系列剧集与前一部开播间隔一般不得少于12个月。

从近两年来看,每年播出长剧的平均集数已经控制在了30集以内。

在很多创作者眼中,这是十分恰当的剧集长度了。而长视频平台试图加速迈进精品短剧时代。

对于身陷盈利困境的平台来说,一切变革当然都是为了降本增效。

编剧言宣表示,“平台现在盈利压力太大了,会员增长到达天花板,广告收益被短视频平台抢夺,很多大剧的投资回报率也不是特别好,所以他要从源头来进行改革,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内容,可能也有一层考虑,就是缩小整体的资金盘子。”

文学策划阿田也认为,“平台进行集数变革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问题,长剧的制作和回款周期太长。集数缩短后,平台可以有效降低剧集制作成本,也能提升开机率和解决IP库存。”

事实如此,长剧行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寒冬,以此为主要业务的长视频平台们亟需破局。

长视频平台的长剧以自制和定制为主,主要由平台承担制作费用和收益风险。柠萌影业创始人苏晓在去年10月提到过,对视频平台来说,70%的已播出剧集都是严重亏损的。

优酷副总裁谢颖也在去年年底的演讲中提到,行业要丢掉还处于高点的幻想,丢掉观众还在原地等我们的幻想。

她给出了一些数据,当前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在50%以上,剧集的完播率只有20—30%,用户的留存成为“老大难”。当下剧集仍然存在篇幅冗长、内容空洞、情节拖沓等问题,这些加速了观众的流失。

与此相对的,是精品短剧的价值凸显。

比如优酷白夜剧场10集的《新生》和21集的《边水往事》,不仅跻身去年站内集均收入的前三名,还在历史排名上也都进入了前六名。

爱奇艺微尘剧场的8集短剧《我的阿勒泰》是去年上半年评分最高的剧集,被其首席内容官王晓晖称为“爱奇艺平衡内容品质与商业回报的典型案例”。

迫使长视频平台自我变革的外部因素,则在于短视频、微短剧的强劲冲击。

早在2023年,移动‌短视频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就超过了长视频,前者为151分钟,后者仅为112分钟。同时,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成功超过了网络外卖、网络文学和网约车用户数量。

由于短视频、微短剧用户与长视频用户重合度极高,前两者抢走更多注意力的同时,后者必然面临着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下降的考验。

而且,在短视频和微短剧的进一步刺激下,用户的观看耐心愈发不足,对于长剧突出的“注水”问题也越来越难以忍受。

为此,长视频平台做出“打不过就加入”的决策也可以理解。

许满表示,“平台认为观众不看长剧的原因之一是太长了,所以就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有砍到12集以内,不管是演员的片酬,还是其他的各种成本,总制作费都将得到很大压缩,他们应当计算过,这笔成本一旦减下来是可以挣钱的。”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竖屏微短剧投资不到百万,一两分钟一集,用户充值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比辛辛苦苦拍千万投资的长剧要挣得理想,那他肯定眼热,不缩短他受不了。”

当然,目前不是所有平台都明确要进行集数变革,他们按兵不动的考量应当与信任长剧被验证过的购销模式有关,即剧集越长,潜在的盈利空间越大。

其次,头部大剧的赚钱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平台只要押中少量爆款和热播剧,这一年应当也是能获得极大回报的。

其实回顾整个2024年,长视频平台受到瞩目的策略不止集数变革。

无论是腾讯视频提出的“市场价 后验激励”模式、爱奇艺正式进军微短剧,还是各平台对海外市场的加码、会员权益的调整、AI技术的应用等,共同诉求看起来也都是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寻找增量,以此谋求更大的收益确定性。

03先熬过阵痛期

任何变革都难免经历阵痛期。

如许满所言,“这次集数变革也是从‘割肉’开始的,就像平台自己,之前高价采购的大IP只改编成短剧集的话,那他也是很亏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上述提及的改签项目合同、修订过会规则外,集数变革还要求平台在运营层面进行很多更新,包括项目采购价格、广告招商策略、剧集排播模式、宣传营销方案等。

在导演可乐看来,“这不只是简单的集数变革,可能是整个制播系统的改革,牵涉到了行业上下游的方方面面。过程也会比较难,稍微动一动,都会碰到别人的蛋糕,遇到各种阻力。”

需要追赶变化的,还有涉及到的制片方和创作者们。

许满表示,“优酷这个政策出来以前,很多制片公司已经码出了40集的盘子,现在平台要求一变,那他们前期筹备的亏空和浪费,可能只能自己承担。”

“对于创作者来说,尤其是编剧,可能本来已经写好了40集的大纲准备过会了,马上能拿到下一笔酬劳,结果现在突然要往十几集改,酬劳也要压缩,那肯定是很痛苦的。”

同时,如果确实是一刀切的“砍集数”,也难免误伤到一些好内容。

言宣认为,“平台做的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一种选择,他也知道长剧一律砍成短剧会错失一些大体量的好内容。现在是变革初期所以态度坚决也能理解,还是要看以后怎么慢慢调整过来。”

长期来看,集数变革要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制片方和创作者们也是可以获益的。

许满表示,“缩减集数后,制片公司有限的资金可以多运作几个项目,演员、导演、编剧等创作者的档期可以更加灵活,单个项目失利造成的损失也会相应减少,对大家来说都是船小好调头。”

不过,由于这是平台打着降本增效目的的一次行动,单部剧集的体量虽会大减,但整体剧集的数量不一定大增。长剧的盘子正在萎缩是事实,未来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生存环境。

比如对于挣扎在底层的小编剧来说,他们拿到手的活可能会变少。

许满解释,“原本三四十集的一部长剧,就算稿费再低,小编剧接上一个也能吃半年了。以后短剧变多了,他们得接上更多项目才能维持收入。而且大家档期更灵活了,从人脉、作品、能力各方面的积累来讲,制片方可能更青睐于找成熟编剧负责到底。”

同理可得,导演、演员、摄像、剪辑、后期等诸多工种里,绝大部分未成名的从业者或许都将面临类似难题。

不过,导演李一觉得,其实也可以从乐观处想一下,因为项目投资体量变小了,平台和制片方说不定会给有才华的新人更多出头机会。

值得注意的还有,在IP改编占领长剧半壁江山的格局下,集数变革也将影响到版权市场。

言宣表示,“既然长剧要缩短集数,那影视行业肯定不愿意冒风险去购买太多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来做改编,比如权谋、古言等。相反,几十万字以内的中篇小说可能就会受到追捧,特别是悬疑这种带有强烈钩子的题材。”

04让“注水”成为过去式?

客观来说,缩减集数是有利于长剧完成内容“脱水”的。

“水”正是导致观众弃剧率高的重要原因,它既指有效情节太少,剧情节奏慢,又指叙事手法平淡,故事观感无聊。

一部剧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创作团队水平不佳,还可能是决策层为了经济利益而去刻意拉长剧情。

如果大部分长剧的集数受到严格限制,那么理想状况下自然可以进一步控制“注水”乱象,从而提高更多作品的内容质量。

在李一看来,集数变革可以说是平台在倒逼全行业走出原本的舒适区。

这样既能降低各个环节的负责人把项目集数拉长到极不合理长度的概率,也是在要求从业者重视内容品质,真正形成用好内容换取好收益的良性循环。

编剧、制片人梧桐则认为,“对于创作者来说,缩减集数可以让剧集内容更加紧凑丰满,也能更好的以创作者为核心进行表达,由于短剧的创作逻辑和结构需要环环相扣得更加紧密,编剧被改剧本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不过,能否彻底终结国产剧“注水”乱象,还是要看后续的实施效果如何。

如阿田所言,“就连一分钟的竖屏微短剧都有很多注水内容,只是通过快节奏的剪辑掩盖了问题,让观众反应不过来。20分钟以上的剧集要想实现‘脱水’,剧本的逻辑、人物关系都要更加严密,这依然是很多国产剧编剧的软肋。”

除此之外,长剧缩减集数后,未必能维持较高的精品率。

言宣表示,“在没有集数限制的情况下,大多能去做十几集短剧的创作团队是相对有艺术追求的,这造成一种错觉,好像短剧的精品率更高些。但以后大家都去卷短剧了,这个池子会更加鱼龙混杂,到时候精品率不一定能提高。”

而且,因为要跟着市场风向走,行业也会面临部分题材扎堆的尴尬。

“目前悬疑是最适合短剧体量的题材,大家很可能就一窝蜂去做。像现在有一些 IP公司开始行动起来了,都在找适合短剧的悬疑IP,那接下来可能就会加重悬疑剧扎堆和同质化的问题。”

要是这次集数变革的效果并不理想,也可能会对长剧行业造成难以修复的巨大损伤。许满认为,“只是缩减集数,但内容没有真正变好的话,以前观众看个三五集弃剧,以后可能看个二十分钟就弃,但原本的规模已经回不去了,这对行业反而是有害无利的。”

从大部分从业者的反馈来看,他们都能理解这次平台发起的集数变革,并对此保持期待。他们也希望,当下的震荡期能够尽快过去,行业可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方案,而后从不分题材的强硬“一刀切”转变为凭借内容决定集数的稳定状态。

对于长剧品类和长视频平台,从业者们仍然寄予很高的期望。

言宣表示,“长视频有它的价值所在,时间跨度长、人物繁多、情节丰富的一个故事,它必须要有相应的体量去展开。如果‘一刀切’的缩减集数,必然会影响到一些具备深刻内涵的题材的创作。”

在她看来,“推进集数变革以后,如果平台和制片公司内部,是更多对剧集内容有把控能力的人在掌握各个项目的生死存亡,那么一部作品该定几集就几集,才是这个行业最健康的运行状态。”

(上文提及的从业者皆为化名)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2025 wiscb.com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