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通栏横幅广告

关注我们

原创 邓超《胜券在握》上线,一部试图洞察国民性的电影,具备思考价值

12月28日,电影《胜券在握》已经可以在多家正版视频平台观看。这部由邓超、邓家佳等演员主演的电影,院线上映的时候,只获得了2亿元的票房,豆瓣评分也只有6.4分。只基于数字来讲,《胜券在握》好像不是一部佳作。但是,离开这些数字,看内容,我感觉,这部作品被严重低估了,它是有野心的,试图洞察一些国民性的问题,具备思考价值。

影片故事,从男主角即将被裁员讲起,为了拿到期权,他只能忍辱负重,甚至于说谎。这条叙事线,可能会让很多影迷共情。但是,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内容是裁员和反裁员。我感觉,这部影片最重要的内容是,一位程序员,“喂养”了一个小程序多年,阴差阳错,这个小程序成为这家大集团公司的AI代表,经历一些公司内部争斗之后,竟然成为了业内老大。

我见有些影迷说《胜券在握》的后半程故事,尤其是这个人工智能的故事,是虚空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反倒是众人一起打造这个人工智能,打造一个可以对话的AI出来,成败之间,有着很多的思考。这些思考,进入到了国民性的层次上来。这些思考,肯定对我们的发展是有价值的。

好多人一听到国民性这三个字,就紧张,甚至于抵触,认为它不正能量。这是错误的认识。我们对于国民的族群性格研究的还是太少了,经常把这个任务交给写杂文的人,比如,交给了鲁迅先生。实际上,国民性、族群性格等等,是非常专业的社会学课题,是需要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人才们来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找寻向更好处发展的方向的。

比如说,在这部电影作品当中,邓超饰演的角色,在一家五百强企业工作。按理说,这家集团公司是兵强马壮的,内部研发出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出来,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大的集团,坐拥这么多的人才,而就是没有办法创新出这个新的产品出来呢?当国外出现了这个产品之后,为什么这家集团公司又可以立马跟进,拿出一个类似的来跟风呢?

这其实就是集团公司内部创新机制的问题。《胜券在握》的影片内容当中,很多细节,都在讲为什么这家如此宏大的集团公司内部缺乏了创新机制,为什么集团公司的员工们被牢牢钉死在了这家公司的机械运行轨迹上。影片当中,尤其有趣的一个桥段是,那位程序员向自己的直属领导提出创新建议的时候,直接被否定了。然而,就是这个创意,最终反倒是成了集团公司的明星产品。

我觉得,看完了《胜券在握》之后,绝大多数的集团公司都可以去反思这个问题了。族群性的问题,国民性的问题,其实不能仅仅就是咱们中国人的问题,就是国人的劣根性问题。很多时候,它是全人类都在面对着的问题。正因如此,我说,不能一听到国民性几个字,就觉得不是正能量了。相反,只有我们把它当作一门真正的科学去研究,才有可能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比如说,如何在大群体当中解决小个体发光发热的问题。

看完了《胜券在握》这部电影,我估计没有影迷会认为,解决大群体当中小个体发光发热的问题是小问题了。这里边的学问,就是个体和族群之间的关系问题。所有小个体构建出来之后,就是整体的国民性。如果我们的国民性当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解决了小个体更好发光发热的问题的话,那咱们的各种创新,就会迎面而来了。

在大集体、大族群面前,个体的能力,容易被泯灭掉。《胜券在握》当中,当一家集团公司面对业绩增长乏力的时候,能够想出来的办法,竟然是裁员,而不是创新。这本身便是值得思考的事情。通过创新,找出新的业绩增长点,显然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当然,通过一部电影,就把大族群和小个体之间的全部关系讲清楚,这是难为一部电影的。《胜券在握》只是负责揭示出了这个现象,和现象背后的一些本质。真正把这个大问题研究清楚的,还是需要专业的科学介入才行。基于此,我认为《胜券在握》有揭示价值,能够引发真正想要思考的同仁们去思考。(文/马庆云)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2024 wiscb.com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