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通栏横幅广告

关注我们

检验电影,应该眼见为实

原标题:检验电影,应该眼见为实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舆情是把双刃剑。

好口碑、正面话题能够转化为影片的增量价值,相反,争议话题也能在极短时间内“击溃”一部好项目,分分钟上演背刺。

在本周迎来正式公映的《我本是高山》(下称《高山》),现在便因舆情陷入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之中。自该片开启点映以来,从影片的核心主创,到央媒中国电影频道,越来越多人正在被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争议漩涡。

诚然,无论批判电影还是赞美电影,观众本就拥有评价的权利。然而电影终归是一种线下文娱产品,在犀牛君看来,批判自由的前置条件,应该是走进影院眼见为实。

逐渐偏离的焦点

在《高山》这部影片之前,犀牛君也未曾想过电影频道这样的电影新闻媒体也会有被网暴的一天。

作为较早为《高山》发声的央媒,电影频道在目睹影片争议发酵后迅速发出了一篇长文表态。文中一部分根据影片真实情节一一回应了热点质疑,同时也较为客观地提及编剧的失态回应,以开放的态度希望接受观众的真实、中肯批评意见。

这篇完全称不上“夸大”、“洗白”的评论文章,却在发出后继续招致大量网暴。有此结果,着实让我们匪夷所思。

而当我们试图复盘这场争端时,意外地发现关于《高山》这部影片的借题发挥在更早之前就已经蠢蠢欲动了。

在距离上映还有好几个月之时,豆瓣等平台上便出现了一些质疑《高山》的声音,这些网友仅通过影片故事选题与两位男导演的配置,就试图挑起性别对立话题,将影片的“不合格”提前定性。

而舆情彻底爆发的点映阶段,部分点映观众在映后提出的内容争议点,彻底激发出了这些人的发声欲望。从女性权益到信仰动摇,高帽一顶接一顶,但事实上,目前网络负面舆论遍布着强加之词和断章取义。作为一位看完片的观众,犀牛君认为这些讨论声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脱离了影片内容。

这甚至滋生出了以讹传讹。

就像新热点中,一位博主在购买了20号《高山》点映后被临时取消,他表示得到的解释是片方紧急暂停密钥,随后这一消息迅速被媒体报道转发,登上微博热搜。如此负面新闻,立刻引发了网友们对该片的新一轮攻击。而实际上,《高山》点映在19日就已经结束,这原本就是一场无中生有的闹剧。

诸如此类的衍生事件,在这几天没少发生。围观《高山》事件全程,犀牛君最大的感受并非源于某个话题、某个论点,而是舆情与影片本体的巨大背离。

这些人真的都是首批观看《高山》的观众吗?不如用数据说话。

《我本是高山》的点映选在11月17日和18日的18点至21点,以及19日的14点到17点投放至全国24个城市的影院。严格来说,属于中等体量。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高山》点映的3天总观影人次为36.5万,累计点映票房达1528.56万元。尽管市场表现非常积极,但碍于点映规模有限,实际上的观影人次并不算多。

而口碑方面,参考猫、淘的购票用户评价,截至影片公映日前,猫眼上的购票好评差评比为3532/57,淘票票则为1653/115。无论从观影票房、人次数据还是购票评价维度来看,我们都可以确定,在网上发声的网友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真实看片观众。

但偏偏是这部分网友的行为,为影片造成了几乎不可逆的影响。他们的言论既抹除了关于《高山》内容的争议重点,也把自己从一个“围观者”变成了实质的“加害者”。而诸如此类的恶意揣度也正在摧毁着这部电影,甚至导致了越来越多无辜的人成为受害者。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高山》?

让我们回归最初的争议。

《高山》的核心症结在于影片流出某些片段所涉及的内容改编度、价值观探讨与部分网友预期形成了巨大落差。而在点映观众进行观影反馈后,大批网友又根据文字进行判断,并加以转发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张桂梅校长、贫困山区女学生、家长等影片角色更大程度上充当了一个情感切入口,制造了无数网友的个人情感爆发。

我们相信在此之中可能会有不少网友是真心想表达观点,但某些极端发言,也不由得让我们质疑,这些发言者究竟意图通过攻击影片表达什么,获得什么。毕竟,《高山》只是一部冷档期剧情片而已,它原本不值得网友如此大动干戈地去持续攻击。

所以观众提出的质疑有没有道理?

犀牛君部分认同。例如影片前半部分张桂梅校长过分严苛的形象塑造、一对典型城市教师情侣的剧情设置,在内容呈现上稍显失真。创作者或许希望通过这些情节加速推动故事发展,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实题材中最忌讳的悬浮。

不过也有些质疑实属断章取义。例如争论比较激烈的“酗酒的母亲”形象问题,第一在片中起到了铺垫角色发展的作用,第二在张桂梅校长纪录节目中有现实原型依据,绝非无中生有。备受质疑的女学生逃学贪玩片段,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也有对应写照。

还有被颇多人提起的张桂梅亡夫角色戏份,在犀牛君看来也是合理的艺术处理。导演的这种叙事设计或许不能被所有观众理解认可,但至少不该是质疑创作者动机的例证。

归根结底,即便《高山》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电影,也决不是影片该被网暴至此的理由。

我们完全可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正视《高山》。

事实上,作为一位观看过这部影片的女性观众,犀牛君也曾在观影中多次为剧情感动落泪。尤其是山月山英这条姐妹剧情线的设置,凝练而动人,展现出了纪录类节目难以达到的情感张力。

《高山》并不该是一部“非黑即白”的电影,既要直面争议点与影片的短板,也要看得到影片做得好的部分。

在批判一部电影时,我们需要的是就事论事,而不是抓住某一点无尽揣测创作者动机,甚至扣上帽子。

把《高山》还给理性

就像电影频道长文中所说的,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由于观众评价标准的参差客观存在,电影创作注定无法尽善尽美。而将作品交给观众评判原本也是每一个电影创作者的义务。我们认同,无论是从价值观出发、话题出发还是作品内容出发,电影批判都该是自由的。

但我们同样认为,这种批判自由首先要以独立思考为前提,更该以亲自看过这部影片为前置条件。否则,失去了最重要的亲身感受、体验,许多所谓的批判之言不过就是架在空中楼阁上的纸上谈兵,缺乏根本的着力点。

这部电影,正在承担着远超电影内容本身的情绪量。

电影是片面的,人类是多面的,特别是对于张桂梅校长这样有血有肉的榜样人物而言,仅凭一部时长有限的电影,或许真的很难将这样鲜活的她完整诠释出来。

但网络舆论又何尝不是片面的?

人们深陷在自己的那所信息茧房中,吸纳、输出着自己认同的观点。不同立场的人在互联网上针锋相对,激起更多争端。这样的观点输出只能不断放大矛盾,让话题与最初的质疑渐行渐远。

我们无法替代电影主创去回应质疑,但我们却有理由站出来指出这一点。至少现在这个局面,对于《我本是高山》、电影频道乃至更多为这部影片发声的人而言并不公平。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2024 wiscb.com

观看记录